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人口问题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第一类环境问题
2.国际社会公认的、被视为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黄金规则”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原则是
A.协调发展原则
B.预防原则
c.受益者负担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3.“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内容是在__规定的。
A. 1982年《宪法》
B.1988年《宪法修正案》
c. 2004年《宪法修正案》
D. 2018年《宪法修正案》
4.有关环境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己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的,必须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5.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环境权利中,不包含
A.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
B.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
c.进行环境决策的权利
D.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6.“三同时制度”中的“三同时”不包括
A.同时审批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使用
7.我国实行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其中要求初报实行
A.半小时报告制
B. 1小时报告制
c.2小时报告制
D.3小时报告制
8.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建立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中,不包括的工作是
A.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B.统一监测
c.统一的防治措施
D.统一执法
9.我国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分类管理,其中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是
A.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
B.可能造成中度环境影响的项目
c.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
D.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
10.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的规定,不缴纳环境保护税的情形是
A.直接向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B.直接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
c.直接向环境排放固体废物的
D.生产经营者在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
11.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巿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其中“夜间”是指
A.晚22点至次日晨8点的期间
B.晚24点至次日晨6点的期间
C.晚22点至次日晨6点的期间
D.晚24点至次日晨8点的期间
12.对于住宅楼室内装修噪声扰民的,有权依法进行处罚的部门是
A,公安机关
B.生态环境部门
c.城建部门
D.市场监管部门
13.我国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政策与法律规定中,不包括的制度是
A.建立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
B.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审批制度
C.禁止引入转基因生物活体及其产品的制度
D.从境外引入生物物种资源的登记和审批制度
14.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处分种类中,正确的是
A.警告的处分期间为6个月
B.记过的处分期间为10个月
c.记大过的处分期间为12个月
D.降级、撤职的处分期间为20个月
15.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第三人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
A.被侵权人只能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B.被侵权人只能向污染者请求赔偿
c.污染者应当承担最终赔偿责任
D.被侵权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16.根据《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探矿权人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
A.探矿权
B.勘查权
C.所有权
D.采矿权
17.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规定,不属于循环经济三原则的是
A.减量化原则
B.再利用原则
c.无害化原则
D.资源化原则
18.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于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
A.责令当事人改正
B.无需通知当事人
c.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
D.实施代履行时当事人必须在场
19.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犯有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以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c.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D.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联合国环境保护职能机构是
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B.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D.绿色和平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A.公益性
B.经济性
c.政策性
D.综合性
E.科学技术性
22.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是
A.拘留
B.行政处分
c.按日连续处罚
D.责令停业、关闭
E.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2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本能利用行为
B.环境容量利用行为
C.自然资源利用行为
D.客观现实的物质财富
E.客观现实的非物质财富与环境功能
24.政府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手段有
A.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的决策权
B.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的许可权
C.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的监督管理权
D.规章制定权、行政强制权与行政处罚权
E.代表国家对环境资源损害行使民事索赔权
25.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不得新建排污口的区域有
A.港口航运区
B.重要渔业水域
C.海洋自然保护区
D.海滨风景名胜区
E.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26.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正确的说法有
A.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B.国务院水行政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D.国务院水行政部门和海洋行政部门共同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E.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27.环境污染侵权的特征有
A.侵害状态的间接性、继续性
B.环境侵害的累积性、复合性
c.主体的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
D.环境污染侵权兼具私害性和公害性
E.加害行为在价值判断上的社会妥当性、合法性
28.有关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条约和文件是
A.《鱼类种群协定》
B.《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
C.《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D.《养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E.《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环境问题的成因。
30.简述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
31.简述我国《渔业法》中的捕捞限额制度。
32.简述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四、论述题:本题15分。
33.论生态破坏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4.(10分)因A企业存在超标排污行为,生态环境部门决定依法给予A企业行政处罚.A企业认为,生态环境部门在现场检查时进行的排污监测过程不符合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因此所得出的监测结果不能作为处罚依据.生态环境部门认为,虽然监测过程未完全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但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处罚的依据。
问:(1)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否具有法的拘束力?为什么?
(2)A企业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
35.(15分)生态环境部门在实施现场检查时发现,A企业未按规定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防治设施,遂责令A企业立即改正,并给予了罚款2万元的处罚.3天之后,生态环境部门复查时发现A企业并未改正,仍不按规定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防治设施,遂再次对A企业给予了罚款3万元的处罚.A企业认为自己只是实施了一个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门对其进行两次处罚违反了行政处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问:(1)简要解释环境行政处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2)A 企业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
(3)生态环境部门做出两次罚款处罚时是否需要适用听证程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D 4.D 5.C6.A 7.B 8.D 9.C 10.D
11.C 12.A 13.C 14.A 15.D
16.D 17.C 18.C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1.ACDE 22.ACDE 23.ABCDE 24.ABCDE 25.BCDE
26.ABCE 27.ABCDE 28.ABC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
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1)市场失灵。
(2)政策失误。
(3)科学不确定性。
(4)国际贸易的影响。
30.
(1)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公众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
(2)公众参与原则的内涵:公众参与的主体是公众;公众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影响到公众环境利益的建设项目;参方式主要是通过法定的程序进行;参与的内容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与监督权。
31.
(1)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2)国务院渔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渔业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3)捕捞限额总量的分配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分配办法和分配结果必须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32.
(1)国际环境条约。
(2)国际环境习惯。
(3)一般法律原则。
(4)辅助性渊源。
(5)软法。
四、论述题:本题15分。
33.
(1)生态破坏侵权的归责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加害人只有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2)生态破坏侵权构成要件:
第一,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第二,行为的违法性,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侵犯了他人合法的民事权益。
第三,损害事实的存在,生态破坏侵权的损害后果表现为两类,类是对国家、 集体或他人的自然资源权利的侵害,以及对自然资源权利之外的其他财产权、人身权或环境权益的侵犯两类。
第四,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4.
(1)
不具有。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属于指导环境监测和实施环境监督的技术规范,所以不具有法的拘束力。
(2)
成立。如果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程序和方法不符合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则A企业的主张成立。
35.
(1)
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
A企业的主张不成立。按照《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态环境部i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及时做出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责令改正期限届满,当事人未按要求改正,违法行为人处于继续或者连续状态的,可以认为新的环境违法行为。本案生态环境部门]对A企业做出的第二次处罚可以认为是对A企业新的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3)
不需要适用听证程序。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规定,对企业处以5万元以上较大数额罚款时适用听证程序。
如果同学们想获取更多关于山东自学考试的相关资讯,比如山东自考注意事项、考试时间、备考知识、准考证打印、考试科目等等,敬请关注山东自考网,也可以联系我们山东自考网的老师或者可以扫码进入同学交流群。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法学类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