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公安行政诉讼试题
课程代码:008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王某不服公安派出所500元罚款,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宣布开庭前,王某发现审判人员与派出所所长是朋友关系,依据法律规定王某有权( )
A.提出管辖权异议
B.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C.申请复议
D.要求上一级法院裁定管辖
2.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公安行政案件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 )
A.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B.报请中级人民法院批准
C.由本法院自行决定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人民法院对起诉依法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立案期限应当为收到起诉状之日起的( )
A.三日内
B.五日内
C.七日内
D.十日内
4.田某因损毁路面井盖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田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公安机关依法收集到的被田某损毁的路面井盖属于( )
A.主要证据
B.次要证据
C.传来证据
D.间接证据
5.下列不属于公安行政行为效力的是(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执行力
D.公信力
6.非诉讼公安行政案件执行的组织是( )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行政庭
D.公安机关法制处
7.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赔偿金最高额是( )
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B.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5倍
D.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8.某区公安分局民警赵某在驾驶警车巡逻过程中,为抓捕小偷戚某,不慎将李某的报亭撞坏。李某欲请求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分局应与戚某共同赔偿李某的损失
B.公安分局不应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因为报亭被撞坏与赵某执行公务的行为无关
C.公安分局不应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应由赵某和戚某共同赔偿李某的损失
D.公安分局不应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李某的损失应按行政补偿解决
9.某市铁路公安分局以周某私自携带爆炸物品乘车违反爆炸物品管理规定为由,对其作出没收、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决定。周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对该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
A.铁路运输法院
B.市中级人民法院
C.专门人民法院
D.铁路公安分局所在地的区人民法院
10.某派出所民警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顾某处以五日治安拘留。顾某不服,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诉讼过程中,法院认为被告应当是县公安局,要求顾某变更被告,顾某拒不同意,法院应当( )
A.以派出所为被告继续审理
B.以县公安局为被告予以审理
C.裁定驳回起诉
D.裁定终结诉讼
11.下列选项中不能提起公安行政诉讼的行为是( )
A.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B.吊扣驾驶证照
C.强制戒毒
D.继续盘问
12.外国人甲某因骗取他人财物被某市公安局治安拘留七日并罚款1000元。甲某不服,以其行骗没有最终得逞、自己是外国人、行政处罚过重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于甲某的诉求,人民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
A.不予受理,告知其先申请行政复议
B.不予受理,告知其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C.不予受理,告知其仅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应予受理,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3.公安行政诉讼中,可以采用调解方式结案的是( )
A.变更之诉
B.确认之诉
C.撤销之诉
D.赔偿之诉
14.某县公安局在协助某乡政府进行强制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对拒不拆迁的农民甲、乙、丙三人分别罚款1000元。处罚决定是以该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三家名义联合作出的,后该处罚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违法。关于赔偿义务机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仅以乡人民政府作为赔偿义务机关
B.由县公安局和乡人民政府作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C.由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作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D.由县公安局、乡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共同上级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
15.陈某与吴某因出租车费用发生纠纷并将吴某打成轻微伤。公安机关调解并达成协议后,若陈某对其承担的赔偿数额有异议,可采取的救济途径为( )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民事诉讼
D.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16.已经执行完毕的法律文书被有权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撤销,执行补救的方式是( )
A.再执行
B.执行回转
C.执行中止
D.执行终结
17.被告公安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的期限为( )
A.二日内
B.三日内
C.五日内
D.十日内
18.香港商人李某私自携带文物出境被海关查获并处罚。李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复议作出维持原处罚的决定后,李某仍不服,提起了行政诉讼。该案件的管辖法院是( )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9.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不服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应当为知道作出治安处罚决定之日起的( )
A.六十日内
B.九十日内
C.两个月内
D.三个月内
20.邹某不服甲地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地公安局无权( )
A.提出管辖权异议
B.自行向邹某收集证据
C.改变原治安处罚决定
D.停止执行治安处罚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安行政诉讼执行程序中适用执行中止的情形有( )
A.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的
B.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C.追索抚恤金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D.申请人、被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
E.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22.下列可以提起公安行政诉讼的有( )
A.治安调解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扣押驾驶证照
E.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的治安罚款决定
23.人民法院审理上诉公安行政案件时,应当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有( )
A.一审判决遗漏诉讼请求的
B.一审判决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
C.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的
D.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楚的
E.一审判决依据证据不足的
24.下列关于公安行政诉讼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
A.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承担
B.必须采取合议制进行审判
C.不适用调解和反诉
D.法定撤诉方式有自愿申请撤诉和视为申请撤诉两种
E.不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
25.下列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公安行政案件的有( )
A.被告是公安部的案件
B.被告是省公安厅的案件
C.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案件
D.社会影响重大的集团诉讼案件
E.重大涉外案件
26.陈某因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被公安机关处十日治安拘留。陈某不服,可选择的法定救济途径有( )
A.仲裁
B.行政复议
C.行政诉讼
D.行政复议后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E.向纪检部门举报
27.某县公安局因郑某故意破坏死者王某的坟墓而对其拘留五日。郑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审查后认定故意破坏王某坟墓的是张某而非郑某,因此撤销了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如对该复议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包括( )
A.张某
B.县公安局
C.张某的律师
D.张某的近亲属
E.死者王某的近亲属
28.公安行政诉讼中,适用撤销判决的情况有( )
A.公安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B.公安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
C.公安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职权
D.公安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E.公安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滥用职权
29.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包括( )
A.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事实
B.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证据
C.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依据但未对定性产生影响
D.撤销、部分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处理结果
E.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处理结果
30.送达回证的内容应当包括( )
A.送达协助人
B.送达日期
C.送达文书的名称
D.受送达人的姓名
E.受送达人的签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判决
32.附款公安行政行为
33.公安行政诉讼的期间
34.财产保全
35.执行和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简述检察机关对公安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意义及其主要形式。
37.简述普通共同诉讼的特征。
38.简述公安行政诉讼的提起条件。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39.试述证据在公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和价值。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40.周某和江某因涉嫌合伙非法运输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种子被某县公安机关巡逻民警抓获。办案民警因周某拒不交待而将周某打成轻微伤,并对周某和江某分别作出拘留十五日和十日的处罚。周某不服,以某县公安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赔偿损失。
请问:(1)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应当通知江某以什么身份参加诉讼?(1分)为什么?(2分)
(2)若周某在诉讼过程中死亡,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5分)
(3)本案中巡逻民警缴获的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种子属于哪种法定证据?(1分)
(4)本案中某县公安机关应否承担赔偿责任?(1分)为什么?(5分)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历年真题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公安行政诉讼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