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自考“普通逻辑”试题

发布日期:2018-05-24 编辑整理:山东自考网 【字体: 】  【加入自考交流群】

课程代码:000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p∨q”与“p∧q”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的()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是b,有b不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3.“没有一个爱国者不是反对国家分裂的。”这是()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

4.SAP与SEP之间的关系是()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5.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B.p真q假

C.p假q真D.p假q假

6.“p q”中p判断与q判断之间的等值关系是()

A.对称且传递B.非对称且传递

C.反对称且传递D.反对称且反传递

7.有人说:“××学校,您培育了多少焦枯的青苗茁壮成长。”此人的言论()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

8.直接推理“SEP→PES”属于()

A.换质法推理B.换位质法推理

C.换质位法推理D.换位法推理

9.“(p→q)∧(r→q)∧(p∨r)→q”这一推理式是()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0.“因为aRb,所以bRa。”这一推理式是()

A.对称关系推理B.反对称关系推理

C.传递关系推理D.反传递关系推理

11.反证法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得到原论题真,其所依据的是()

A.同一律B.矛盾律

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

12.就两校的学生人数看,A、B两校都比C、D两校规模大,要断定E校的学生人数比D校的学生人数多,就需要加上条件()

A.E校的学生人数比A校多B.A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

C.E校的学生人数比B校少D.C校的学生人数比E校少

13.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选拔合格的大学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所有带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了。不符合上述断定含义的是()

A.被录取的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他们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

B.存在有落榜的学生,他们有较高的实际水平

C.目前,没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满意的招生制度

D.不合格的考生被录取,是考场舞弊所致

14.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是真判断的一个为()

A.显卡坏了

B.如果主板坏了,那么内存条也一定出现了故障

C.主板或显卡坏了

D.主板坏了

15.学校的教授们有一些是足球迷。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致要把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科贸写字楼,而所有的足球迷都强烈反对这样做。由此可见()

A.学校所有的教授都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B.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学校的教授

C.学校有的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D.学校预算委员会有的成员是足球迷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中国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中,“中国人”是()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

E.负概念

17.有关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A.“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概括为“全国最高法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限制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C.“长城”概括为“旅游胜地”

D.“工人”限制为“石油工人”

E.“工人”概括为“工人阶级”

18.从MEP、MAS可得结论()

A.SAPB.SEP

C.SIPD.SOP

E.﹁SAP

19.既反对称又传递的关系有()

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B.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C.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D.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E.概念间的全异关系

20.已知“必然p”真,可推知()

A.“可能p”假B.“可能p”真

C.“必然非p”假D.“必然非p”真

E.“可能非p”真

21.直接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有()

A.偷换概念B.自相矛盾

C.两不可D.转移论题

E.轻率概括

22.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断定有()

A.同时否定SAP与SEP

B.同时肯定p∨q与﹁q∨﹁q

C.同时否定必然p与可能非p

D.同时否定p∧﹁q与﹁p∨q

E.同时肯定SIP与SOP

23.一个有效三段论,如果其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必定()

A.都假B.不都假

C.不都真D.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E.一真一假

24.若“A可以分为B、C”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与C的外延间一定不能是()

A.全异关系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

E.不相容关系

25.有人提出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有()

A.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

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与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

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

D.对同一批蛋鸡逐步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

E.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喂食同样的植物性饲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和间接性。

27.概念的外延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

28.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第一,_____________;第二,判断都有真假。

29.“p或者q”是_____________的逻辑形式。

30.“A是A”是_____________公式。

31.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而是_____________。

32.联言推理有两种推理式:_____________和组合式。

33.归纳推理有_____________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

34.科学假说有两个特征:第一,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为依据;第二,_____________。

35.反驳有三种途径: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_____________。

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

36.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学校(A)学生(B)大学生(C)共青团员(D)

37.用真值表来证明(p→q) (﹁q→﹁p)(假言易位律)是永真式。

pq

TT

TF

FT

FF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1)“平反是对错误案件进行纠正。”

上述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2)“宗教可分为古代宗教、现代宗教、一神教、多神教、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

上述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39.甲、乙、丙三人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

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

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必须是劳动者。”

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能是劳动者。”

请问谁的理解最确切?说明理由。

40.某些经济学家是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因此,某些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是对企业经营很有研究的人。

对上述省略三段论指出其大项、小项和中项,将被省略部分恢复,并说明它是三段论中的哪一部分?

41.萨克斯于1862年发现植物淀粉是由于叶绿素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分解后与其他养料合成的。因为他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日光被遮挡,则植物不能生产淀粉。但只要日光重临,淀粉便又立刻产生。

分析此例运用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

42.说“爱因斯坦不是唯物主义者”,这是我不能同意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崇尚科学真理的,爱因斯坦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怎能不崇尚科学真理呢?

指出上述反驳中的被反驳论题和反驳的论据,并分析其是否违反论证的规则。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

43.试证明:结论是全称判断的有效三段论,其中项不能周延两次。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某商店失窃,四职工涉案被拘。

甲:只有乙作案,丙才会作案;

乙:甲和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丙:乙没有作案,作案的是我;

丁:是乙作案。

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至少可推出谁说了假话,谁作了案。写出推断方法。

45.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是武汉人,一个是上海人,一个是北京人。他们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

(1)乙不是学外语的;

(2)乙不是北京人;

(3)丙不是武汉人;

(4)学金融的不是上海人;

(5)学外语的是武汉人。

根据以上条件,请推出甲学的是什么专业。说明理由。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历年真题 2006年4月自考“普通逻辑”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本文地址:http://www.sdzk.sd.cn/lnzt/11631.html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山东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