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调查”总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研究的性特征?
所谓"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
它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该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
2、当代社会中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中一般扮演哪些主体的角色?
其一,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学术组织、企业组织及民间非营利性组织)
其二,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政企、企业、学术机构、专门从事社会研究的机构、个人)
其三,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学术机构、政府企业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
其四,社会研究的资助者。(政府、民间基金会、企业,资助方不一定是成果直接使用者)
3、社会研究一般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遵循客观性原则。
2.把握好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问题。
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参加社会研究的各类人员应该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5.社会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各类人员与组织之间的合作。
6.社会研究者应该遵从学术规范。
4、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特征"?
所谓"规范性特征"是指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同时也是社会研究活动的规范体系,不仅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的手段,同时也规范着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
不只是"可以如何"去做研究,更多是"应该如何"、"必须如何"去做研究。
评价一项研究成果时,评估采用方法的合理性,来判断结论的可靠性。
5、简述社会研究成果能够应用的领域?
可以应用到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包括社会改革、社会革命)
可以用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中。(包括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及规划)
可以用到各类社会管理。(包括宏观的经济与公共事务管理及微观的组织管理)
可以应用到各类专门的实战领域中。
论述题:
1、试析"社会研究的主体"?
所谓社会研究的主体,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
(1)当代各国绝大多数的社会研究活动都是依托一定的组织来实施的。
一般扮演4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
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2)社会研究者个人也是社会研究的主体。
角色为分:组织者、研究者、技术人员、一般调查员、其他辅助人员等不同层次。
2、试析"社会研究的意义"?
所谓社会研究的意义: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对研究主体所能够产生的作用。
主要分为理论性意义和应用性意义两个方面。
(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
主要指社会研究对理论发展做出的贡献。(社会理论的理解解释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和人们认识社会的动机;
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式:采用科学方法的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可靠经验资料和科学的推论而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社会研究是否有理论意义?取决于是否有理论创新(新观点、新资料、新理论结论)。
(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又称"实践意义"或"实际意义")
是指社会研究的成果是否能够直接应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1.可以应用到变革社会的实践中。 2.可以用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中。
3.可以用到各类社会管理。 4.可以应用到各类专门的实战领域中。
大部分研究项目兼有理论性意义和应用性意义,只是各有侧重。
3、试析在社会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问题?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既有对社会事实的"事实判断"也有对其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对某种社会现象好坏、意义、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价值中立: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价值关联:研究工作要受到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既是研究主体,也是被研究对象中的一员,常常受到他们价值立场的影响。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方面,应该承认社会研究是价值关联的,另一方面,就尽量做到价值中立。
尽可能超越狭隘的个人或团体利益,更多地考虑到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4、试析"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访谈、观察、实验等方法)
2.社会研究方法具有理论性特征。(理论指导、经验资料上升为理论)
3.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具有规范性的特征。(正式的、按某种规范的方式进行的)
4.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5、社会研究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中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中心任务:选择合理并可行的研究题目)
2.研究设计阶段。(中心任务:对整个的研究工作做出规划和设计)
3.收集资料阶段。(中心任务:根据研究方法去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
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中心任务:根据研究工作的要求对资料加工整理,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5.研究报告的写作及发表阶段。(结论总结、发表、给委托部门鉴定或公开发表后整个研究工作结束。)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
(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其次,由于调查规模有限,因此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并且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再有,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方法,研究者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
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11、个案调查的特点?
第一,是其调查的深入性。
第二,由于调查对象比较少,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
第三,个案调查一般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
第四,个案调查对调查人员的要求很高,一般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来担当调查工作。
第五,个案调查不能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来将其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
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简答题:
1、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去确定研究题目?
一是研究研究题目的内容,即要研究什么问题;
二是要确定研究的角度,即从什么角度、方面去研究该问题;
三是要确定题目的层次,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题目;
四是要确定研究的目标,是解决理论问题,还是实际问题,或二者皆有。
2、社会研究的选题一般有哪些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的基础在于选题要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的原则)
主观标准:研究者根据自身的价值观、态度、研究兴趣和其他自身的条件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的标准。
3、社会研究的题目有哪些主要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4、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有哪些主要的选题方式?
研究者选题、实际工作部门定题、学术界选题等方式。
研究者选题又分:纯自主选题、课题申报二种。实际工作部门定题又分:上级定题、委托研究课题等方式。
5、社会研究选题过程包括哪些工作?
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问题、研究研究的领域、确定研究的题目、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以及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等。
6、研究设计一般包含哪些主要的内容?
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确定研究对象与分析单位、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以及选择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等方面。
7、在研究设计阶段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明确研究目的?
首先,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目的的层次。(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等不同层次)
其次,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
8、在社会研究中,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有何不同?
一个社会研究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研究对象。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以后,还需要确定调查对象。
研究者可根据研究对象的情况,及调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简捷性等方面的要求而灵活选择调查对象。
9、如何理解资料收集方案的多样性?
资料收集方案是指收集资料的内容和各种收集资料具体方法的总和。
包括:各种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技术、文献选择及文献收集技术等等。
每种研究方式有各自的收集资料方案,每种研究方式中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收集资料方案。
10、如何理解资料分析方案的多样性?
资料分析方案包括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首先,对于不同类别的资料有不同的资料分析方法和技术。
其次,对于同样的调查资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论述题:
1、分析选题过程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意义?
社会研究的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首先,从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上看,一个合理的选题过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有效地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
其次,从研究过程来看,选题规定着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
从研究实践上看,后面各个阶段中的研究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按照在选题阶段所确定的研究目标、研究视角及研究方向而进行。
2、简述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的程度和工作?
(1)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相关领域中有哪些应该研究的问题?(提出问题)
2.这些问题是否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重要性)
3.其他人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新颖性)
(2)初步选择研究题目。(最为重要、新颖、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3)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
(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价值、使上级领导和研究资助者明白题目的意义,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4)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
(5)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进一步理解研究项目及其所需要的方法,获得上级的技术和经费支持)
3、分析社会研究选题的一般标准?
(1)选题的客观标准。
选题客观标准的基础理论在于选题要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此基础上要根据重要性、新颖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来选择研究题目。
(2)选题的主观标准。
首先,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要受自身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的左右。
其次,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还受其学术兴趣的引导,尤其是在一些理论性的研究项目中,研究者在选择题目时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他们更喜欢的题目。
4、分析研究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最主要包括: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确定研究对象与分析单位、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以及选择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等方面。
(1)确定研究目的和性质。
一是确定研究目的的层次。(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等不同层次)
二是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
(2)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
(3)确定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的设计)
第一步是选择研究方式。(选择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的方式)
第二步是选择资料收集方案。(确定收集资料的内容和各种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第三步是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设计资料分析方案。(内容、方法、技术)
5、在社会研究中如何设计研究方法?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标、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各种条件等因素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从程序上看包括:研究研究方式、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安排研究工作的组织方式及工作程序。
选择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选择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可用一种或多种)
选择研究方法的第二步是选择资料收集方案。(收集资料的内容和各种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选择研究方法的第三步是设计资料分析方案。(内容、方法、技术)
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简答题:
1、社会理论有哪些特点?
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
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
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2、在社会研究中应该如何推测两个社会现象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首先,要确定两个社会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共同变化的情况;
其次,要按照两个现象发生的时间上先后顺序,按照"前因后果"的原理去确定其因果关系;
再有要按照已有的理论和常识去判定两个具有共同变化效应的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3、简要分析社会研究中理论模型各种表述方式的优缺点?
变量结构图示法:优点:一是可以包含很多变量;二是能够较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缺点:难以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坐标法:优点: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承受时间的变化情况。缺点:只能包含少数几个变量,而无法表述众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公式法:优点: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定量分析。缺点: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
4、简述社会研究中的抽样——推论原则的含义?
指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在社会研究中往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足够数量的个案来加以调查,并用样本调查的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5、简述定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与定量研究不同:不需要采用"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不需要在正式收集资料前严格设计一个假设性的理论模型,而是直接进入研究场所,长期性的深度接触,深入访谈,获得有关定性资料,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论述题:
1、简要分析社会理论的来源?
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即通过有限的经验观察而获得的对一类社会现象的规律带有普遍性特点的概括。属于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还可以用这个理论去解释新发生的现象,并预测未发生的现象。
2、简要分析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
首先,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一是来自社会实践;二是来自理论的发展。)
其次,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再有,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一方面,理论可以引导研究的方向;另一方面,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一定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再一方面,一定理论可以指导社会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向。)
最后,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3、简要分析经验归纳原则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和局限?
经验归纳是指人们通过对特定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大量经验观察的资料累积中总结出关于该现象的普遍性命题。
在社会研究中遵循归纳原则最大的好处是保证研究结论能够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为建立普遍性命题打下基础。但研究者常常无法观察到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的所有情况。因此仅靠归纳法来得出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普遍性概括是具有缺陷的。
4、简要分析假设——检验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及应用?
假设——检验方法是指研究者先通过有限的前期调查研究而提出关于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相关的经验资料去难这一理论假设,从而得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解释。
是一种有待于经验难的理论雏形。对理论假设的检验可以采用证实和证伪两种研究逻辑。(证明为实或为假)
5、简要分析社会研究中"理论方法"的研究逻辑?
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归纳;人文主义强调理解的方法。所谓理解的方法是指在社会研究中通过深入地理解研究对象语言和行为的实际意义来真实地认识研究对象。理解方法的哲学基础在于其认为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研究者常常通过研究对象的语言和外部行动去推测其行为的意义,但现实社会中人的语言和行为的意义都是多样化的。一方面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再有,人具有主体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行为。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串讲笔记 自考“社会调查”总复习资料(一)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