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考科普
自考 -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国务院《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的规定参加自考。目前高等教育自考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建立高等教育自考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宪法》 “鼓励自学成才”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高等教育自考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作为国家考试制度,它由国家建立,由政府考试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考试权,按照国家规定的目标和标准,面向全体自学考生实施严格的国家考试。其考试结果是国家承认的,所取得的毕业证书,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由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者紧密结合而组成。国家考试是这种教育形式的核心,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则是教育形式的具体体现。通过国家考试,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成果,得到检验和认定,并得到社会的承认。高教自考具有双重任务:培育和选拔人才。
自考 - 历史沿革
中国高等教育自考制度,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末,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创立于1981年,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考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八十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社会需要大批专门人才,群众要求学习的愿望十分很强烈,己有的高等教育形式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教育部着手组织研究建立高等教育自考制度。1980年10月北京市政府作出“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198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下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考试行办法》,并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试行。以后参加试点的省逐年增加,到198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高等教育自考的试点。1988年3月3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总结了各地的经验,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对自考制度的性质、任务、地位、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毕业生使用等,以国家行政立法的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自考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考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自考制度的性质,以及它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自考己成为落实《宪法》关于“鼓励自学成才”、落实《教育法》关于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等条款的有力措施,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自考 - 发展现状
20多年来累计有4300万人(不计重复)、1.7亿人次参加了自考,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625万人,目前有在籍考生2700万人。高等教育自考以其严格的质量和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波及海外,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一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制度之一。中国高等教育自考制度,酝酿于70年代末,创建于80年代初。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考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1、已具相当规模。目前除台湾省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行了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开展了高教自考,并辐射到港、澳、台地区。
2、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自考工作机构,有了一个自考的工作队伍。
3、加强了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 对高教自考的性质、任务、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社会助学、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考试经费、奖励和处罚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高教自考制度成为我国一项有法可依的制度。
4、加强了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了社会助学的开展,积极发挥作为教育形式的作用。
5、加强了管理,使考籍、考务、考试标准、命题工作逐步规范、完善,考试研究工作已逐步展开。
6、拓宽了功能。除高教自考外,又开展了中专自考。此外,还开展了外语单科水平考试、专业证书考试、以及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学历予以认定的国家文凭考试的试点,同时也在积极开考面向农村的专业、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等。
当前,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作为规模大、范围广、层次多、功能全、具有完整组织机构体系、统一标准规范系统、协调的管理体制的高等教育自考,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着重要地位,成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新的高等教育形式。
自考 - 任务特点
其主要任务,在国务院发布的《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国家考试,
1、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
2、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
3、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4、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点及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考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权威性高等教育自考是国家考试,考试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高等教育的规格和标准对自学者进行高等教育层次的学历考核,国家承认毕业者学历。
2、开放性参加自考的人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以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考。
3、灵活性自考采取单科考试、学分累积的办法,没有学制限制,学多、学少每次报考什么课程均由考生自己确定,相同课程的合格成绩在各专业可以通用,还可专、本科同时考。
4、业余性自考的重要特点就是以业余自学为主,工学矛盾小,学习、考试均可在业余时间完成。
5、效益性参加自考比进入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网上学习投入的资金要少,同时,北京自考课程安排周期短,专、本科每年都能考一轮,是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
高等教育自考特点,可归纳为:最大的开放性,广泛的适应性,极大的灵活性,自学方法和社会助学的多样性和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以及以自学、业余为主、工学矛盾小等。如:自考面向全国全民乃至整个社会,无入学条件要求,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报考专业、学习方式、地点不受限制;考一门通过一门,即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书。考试时间、考试次数不受限制,考试不及格可考多次、重复考,直到合格为止等等。高教自考的质量标准,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自考每个学科的考试,均属该科结业考试,及格一门即获得该科的单科合格证书,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或其他教育实践任务,经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同层次的毕业证书。符合相应学位条件的高等教育自考的本科毕业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国务院已授权的主考高等院校授予相应学位。
自考 - 组织管理
中央机构:
1、全国考委:中央有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考委), 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工作。
2、全国考办:国家教委设立的高等教育自考工作管理机构。 该机构同时作为全国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这个机构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国家教委高教自考办公室、全国考委办公室(简称全国考办)。
3、专业委员会和考试研究委员会。全国考委下设 13个专业委员会和 1个考试研究委员会。其工作由全国考办主管。
地方考试机构:
1、省考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简称省考委)。
2、省考办。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省考委的工作管理机构(简称省考办),同时作为省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3、地市考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所辖地区(以下简
称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设高等教育自考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市考委)。
自学和社会助学
参加自考的自考生既可以自学的方式完成学业,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各种方式的面授、函授、广播、电视、音像等方式接受指导和帮助。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举办的社会助学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受到自考生的欢迎。助学活动对于帮助自考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育过程,达到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学和社会助学的基本内容是考试机构颁发的课程考试大纲,指定、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高等院校、出版机构、社会助学组织针对自学者的实际,还编写了习题、练习和用于实践环节训练的录像。全国考办已制订数百门课程考试大纲,组织编写了数百种教材。助学机构还以网络方式为考生提供考试、自学辅导和就业等服务。一个用多种形式为自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体系正在形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国务院《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的规定参加自考。目前高等教育自考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建立高等教育自考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宪法》 “鼓励自学成才”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高等教育自考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作为国家考试制度,它由国家建立,由政府考试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考试权,按照国家规定的目标和标准,面向全体自学考生实施严格的国家考试。其考试结果是国家承认的,所取得的毕业证书,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由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者紧密结合而组成。国家考试是这种教育形式的核心,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则是教育形式的具体体现。通过国家考试,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成果,得到检验和认定,并得到社会的承认。高教自考具有双重任务:培育和选拔人才。
自考 - 历史沿革
中国高等教育自考制度,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末,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创立于1981年,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考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八十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社会需要大批专门人才,群众要求学习的愿望十分很强烈,己有的高等教育形式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教育部着手组织研究建立高等教育自考制度。1980年10月北京市政府作出“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198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下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考试行办法》,并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试行。以后参加试点的省逐年增加,到198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高等教育自考的试点。1988年3月3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总结了各地的经验,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对自考制度的性质、任务、地位、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毕业生使用等,以国家行政立法的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自考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考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自考制度的性质,以及它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自考己成为落实《宪法》关于“鼓励自学成才”、落实《教育法》关于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等条款的有力措施,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自考 - 发展现状
20多年来累计有4300万人(不计重复)、1.7亿人次参加了自考,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625万人,目前有在籍考生2700万人。高等教育自考以其严格的质量和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波及海外,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一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制度之一。中国高等教育自考制度,酝酿于70年代末,创建于80年代初。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考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1、已具相当规模。目前除台湾省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行了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开展了高教自考,并辐射到港、澳、台地区。
2、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自考工作机构,有了一个自考的工作队伍。
3、加强了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 对高教自考的性质、任务、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社会助学、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考试经费、奖励和处罚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高教自考制度成为我国一项有法可依的制度。
4、加强了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了社会助学的开展,积极发挥作为教育形式的作用。
5、加强了管理,使考籍、考务、考试标准、命题工作逐步规范、完善,考试研究工作已逐步展开。
6、拓宽了功能。除高教自考外,又开展了中专自考。此外,还开展了外语单科水平考试、专业证书考试、以及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学历予以认定的国家文凭考试的试点,同时也在积极开考面向农村的专业、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等。
当前,高等教育自考制度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作为规模大、范围广、层次多、功能全、具有完整组织机构体系、统一标准规范系统、协调的管理体制的高等教育自考,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着重要地位,成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新的高等教育形式。
自考 - 任务特点
其主要任务,在国务院发布的《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国家考试,
1、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
2、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
3、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4、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点及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考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权威性高等教育自考是国家考试,考试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高等教育的规格和标准对自学者进行高等教育层次的学历考核,国家承认毕业者学历。
2、开放性参加自考的人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以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考暂行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考。
3、灵活性自考采取单科考试、学分累积的办法,没有学制限制,学多、学少每次报考什么课程均由考生自己确定,相同课程的合格成绩在各专业可以通用,还可专、本科同时考。
4、业余性自考的重要特点就是以业余自学为主,工学矛盾小,学习、考试均可在业余时间完成。
5、效益性参加自考比进入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网上学习投入的资金要少,同时,北京自考课程安排周期短,专、本科每年都能考一轮,是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
高等教育自考特点,可归纳为:最大的开放性,广泛的适应性,极大的灵活性,自学方法和社会助学的多样性和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以及以自学、业余为主、工学矛盾小等。如:自考面向全国全民乃至整个社会,无入学条件要求,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报考专业、学习方式、地点不受限制;考一门通过一门,即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书。考试时间、考试次数不受限制,考试不及格可考多次、重复考,直到合格为止等等。高教自考的质量标准,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自考每个学科的考试,均属该科结业考试,及格一门即获得该科的单科合格证书,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或其他教育实践任务,经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同层次的毕业证书。符合相应学位条件的高等教育自考的本科毕业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国务院已授权的主考高等院校授予相应学位。
自考 - 组织管理
中央机构:
1、全国考委:中央有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考委), 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工作。
2、全国考办:国家教委设立的高等教育自考工作管理机构。 该机构同时作为全国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这个机构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国家教委高教自考办公室、全国考委办公室(简称全国考办)。
3、专业委员会和考试研究委员会。全国考委下设 13个专业委员会和 1个考试研究委员会。其工作由全国考办主管。
地方考试机构:
1、省考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简称省考委)。
2、省考办。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省考委的工作管理机构(简称省考办),同时作为省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3、地市考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所辖地区(以下简
称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设高等教育自考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市考委)。
自学和社会助学
参加自考的自考生既可以自学的方式完成学业,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各种方式的面授、函授、广播、电视、音像等方式接受指导和帮助。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举办的社会助学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受到自考生的欢迎。助学活动对于帮助自考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育过程,达到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学和社会助学的基本内容是考试机构颁发的课程考试大纲,指定、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高等院校、出版机构、社会助学组织针对自学者的实际,还编写了习题、练习和用于实践环节训练的录像。全国考办已制订数百门课程考试大纲,组织编写了数百种教材。助学机构还以网络方式为考生提供考试、自学辅导和就业等服务。一个用多种形式为自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体系正在形成中。
相关《山东省自考科普》的文章
山东自考网学习课程中心
山东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