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
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已在我国全部新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主要的是指社会的关注程度的提高。
自然现象有客观规律,社会现象也有客观规律。毛泽东主席教导全党:“研究战争的规律,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实质上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恰当研究把握这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联系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也要“研究新闻传播的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传播的规律”。当然,知是为了行,研究是为了搞好报道。绝不是空泛议论,无病呻吟。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处理的必要性
本文所说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已在我国全部新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主要的是指社会的关注程度的提高。
一般而言,突发公共事件通常都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上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被认为是封闭的社会,其实那时候也不断突发公共事件,《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就是典型例证。只不过在公开程度及其他方面会有较多局限而已。
进入21世纪以后,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情况似乎发生了重大的质的飞跃。其一是数量陡增,过去可能根本不见诸报道的事情也都见诸了新闻报道中;其二是社会关注更加集中、更加广泛;其三是“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几乎都是立体地追踪报道;其四是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不只是发布新闻,而且要接受质询、评议甚至问责;其五是相关部门都要从中吸取教训,制定整改意见,公开地负责任地向民众作出清楚的负责的周密的改进交代。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当人们饿肚子的时候,对突发公共事件也有信息需求,但相当微弱,没有多余精力顾及,而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都有了大的提高,这方面的信息需求就会以几何级数倍增。
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烈响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关注突发公共事件也就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需求。松花江污染、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例证,不胜枚举。
3.民主法治社会建设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人民享有知情权、表达权、问责权。新闻媒体,包括互联网,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履行自身舆论监督权力,事实上已成为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最为活跃、有力的要素,在实践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4.信息传播业的发达。平面媒体、广播、电视遍布国内外,影响力大幅提高。特别是互联网,中国有网民3.38亿,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互联网上人人可当记者,发布的信息以海量计,且能迅速聚焦形成热点。
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较,有共同之处,也有特异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首要一条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的处理也必须遵循此规律。当发生了突发事件,尤其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危害等事件,相关部门及媒体必须有正确的态度:要主动公开,发布的信息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客观、全面、如实、准确。这里特别加上“尽最大努力做到”绝不是暗示敷衍搪塞、大事化小、蒙骗公众,而是说在公共事件突发时,许多具体情况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掌握,除涉及国家机密或相关法律、法规明令不得发布的,其他信息均应发布,以提高公开程度。当发(布)不发,必受其害。
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公开、客观、全面、如实、准确。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一些人有思维惯性,以为只要相关部门表了态、定了调,事情就会很快平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关部门对一些信息如果不公开、不如实、准确,或不欢迎公众及各界监督,事情的发展会适得其反,只能更加混乱,助长谣言散布。有的人认为,只要硬起头皮扛住,等到新热点出现,事情就会淡出,“周老虎”事件便是一例。这决不是相关者对人民负责,积极地从突发事件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应有的态度。
舆论导向正确,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鼓舞干部和群众战胜困难。以山东汶川大地震为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新闻处理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普遍高度赞誉,西方媒体也公正地评价了中国的抗震救灾。
舆论导向正确,能唤起良知、唤起感恩、唤起人性。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加强以德治国,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法律法规对人们的强制性的要求的同时,要大力调动人民群众奉献国家、帮助他人、扶危济困的自觉性。地震废墟中挖掘出来的那位已经死去的母亲依然用双臂保护着自己的儿子。这个图景,再充分不过地表达了无限的母爱,是一幅激励无数今人与后人的不朽画面。
实事求是,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哗众取宠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中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是一,二是二,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无中生有,不要哗众取宠。比如,有一个时期,某些新闻媒体炒作鸭蛋红心的事。一时间,谈“红”色变。许多鸭农身陷困境,甚至破产。实际上,据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科学家说,这种鸭蛋的红心,一个人一天吃1000个,而且要经年累月地保持这个数量吃,才有可能中毒。有一段时间,某媒体还炒作吃香蕉长癌,桔子生蛆。个别媒体从业人员、个别媒体,为了抢发独家新闻、哗众取宠,塑造自身的“亲民”形象,不顾科学常识,不做最起码的调查研究,就贸然为之。结果,影响了民心稳定,影响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农民的生计。
依法进行、统筹协调、有序报道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做得好不好,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关乎事件本身的妥善处置能否顺利进行、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在这方面,有以下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注意:
1.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工作方案。应明确事件发生后新闻发布工作的负责单位,然后要明确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原则、要求、程序等等。实践证明,有没有一个适合各地各部门各自特点的、操作性强的预案,新闻发布的效果大为不一样。
2.把握第一时间原则。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和公众都十分关注,媒体在这个时候最想知道的是向谁、到哪里去获取权威的信息。因此,相关部门要以最快的速度设立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并把联系新闻发言人和新闻中心的电话以及新闻中心的地址,特别是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的通知,通过各种方式广而告之。这样可以把权威可靠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告知媒体和公众。
3.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队伍,跟踪、搜集、分析境内外媒体报道事件的情况和舆论动向,并提出新闻发布方面的建议,供上级和有关部门研究策划新闻发布时参考使用,以加强发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解疑答惑、澄清事实、纠正有些媒体报道中的错误。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文学类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