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苏联的学前教育
一、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革命初期至20年代末的学前教育
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妇女,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2)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3)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事业是公共的、统一的、免费的和国有的。
(二)30年代至卫国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1931年苏共中央颁布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宣布对全苏中小学进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整顿。
1932年,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了第一部国家统一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草案》,规定幼儿园教学内容包括社会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认识自然的作业、体育、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数学和识字等。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学前教育
卫国战争后,苏联学前教育的制度建设成就的主要特色是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成统一的幼儿教育制度——“托儿所—幼儿园”。
二、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一)《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的制订及其修订1938年,教育人民委员部在列宁夫人、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直接参与下制定了苏联第一部《幼儿园规程》和第一部《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规程》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此外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组织、幼儿园的基本类型、对儿童的营养和幼儿园房舍的要求等,还有包括以本民族语言进行工作和实行一长负责制等文。
1944年,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了新的《幼儿园规程》及《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规程规定:(1)不论幼儿园由何团体或机构管理,必须根据《幼儿园规程》何《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开展其工作;(2)幼儿园是使3~7岁儿童受到苏维埃教育的国家机构,目的在于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3)幼儿园应为儿童入学做准备,为此要求幼儿园做到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的智力,安排各类游戏、文化与艺术教学,组织儿童通过参观和散步去认识周围世界,培养儿童独立自我服务的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正确使用和爱护物件的习惯,培养儿童守秩序、自制、尊敬长者和父母的品行,培养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领袖、爱军队的情感。
(二)《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的制订及其修订
1962年,在《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基础上,以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乌索娃为首,在医学科学院的教授洛万诺夫教授协助下制定了《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大纲有一下五个特点:(1)将原来婴幼儿和学前儿童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2)比原来的大纲更为注意游戏;(3)恢复了以前大纲里被取消的劳动部分,在大班和入学预备班增添了劳动教育。(4)在“入学预备班”里进行初步的读写教学,为进入小学作准备。(5)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在出版大纲时,还另外出版了四本指导教学方法的书籍。
(三)1989年的《学前教育构想》
为迎接90年代和新世纪的到来,针对苏联学前教育的一些主要特点或缺点,苏联在1984年《幼儿园教员和教学标准大纲》的基础上,1989年制定《学前教育构想》。该构想体现以下改革思路:
首先,批判了30年代教育整顿,要求使教育工作人道主义化。
其次要求根据当代世界尤其是苏联心理学家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就,莱改革学前教育体系;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有关科研成果。
第三,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条件,保证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
第四,彻底改变培训教育工作干部的性质及学前教育单位和管理机构的财政条件。
第五,确立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学前机构并存的原则,以发展学前教育。
第六,实现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协调一致。
三、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托儿所—幼儿园;疗养幼儿园;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特殊儿童幼儿园;体弱儿童幼儿园。
四、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与科学研究
苏联幼儿园的教师由幼儿师范学校来培养。苏联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主要是引进西方幼儿教育理论。西方的自由教育理论如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儿童学等曾经在苏俄及苏联广泛流行。
第二阶段是30~40年代反思西方幼儿教育理论,开始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苏维埃幼儿教育理论。
第三阶段是卫国战争结束后规模成系统地研究幼儿教育,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
(一)革命初期至20年代末的学前教育
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妇女,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2)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3)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事业是公共的、统一的、免费的和国有的。
(二)30年代至卫国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1931年苏共中央颁布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宣布对全苏中小学进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整顿。
1932年,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了第一部国家统一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草案》,规定幼儿园教学内容包括社会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认识自然的作业、体育、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数学和识字等。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学前教育
卫国战争后,苏联学前教育的制度建设成就的主要特色是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成统一的幼儿教育制度——“托儿所—幼儿园”。
二、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一)《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的制订及其修订1938年,教育人民委员部在列宁夫人、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直接参与下制定了苏联第一部《幼儿园规程》和第一部《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规程》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此外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组织、幼儿园的基本类型、对儿童的营养和幼儿园房舍的要求等,还有包括以本民族语言进行工作和实行一长负责制等文。
1944年,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了新的《幼儿园规程》及《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规程规定:(1)不论幼儿园由何团体或机构管理,必须根据《幼儿园规程》何《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开展其工作;(2)幼儿园是使3~7岁儿童受到苏维埃教育的国家机构,目的在于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3)幼儿园应为儿童入学做准备,为此要求幼儿园做到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的智力,安排各类游戏、文化与艺术教学,组织儿童通过参观和散步去认识周围世界,培养儿童独立自我服务的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正确使用和爱护物件的习惯,培养儿童守秩序、自制、尊敬长者和父母的品行,培养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领袖、爱军队的情感。
(二)《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的制订及其修订
1962年,在《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基础上,以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乌索娃为首,在医学科学院的教授洛万诺夫教授协助下制定了《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大纲有一下五个特点:(1)将原来婴幼儿和学前儿童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2)比原来的大纲更为注意游戏;(3)恢复了以前大纲里被取消的劳动部分,在大班和入学预备班增添了劳动教育。(4)在“入学预备班”里进行初步的读写教学,为进入小学作准备。(5)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在出版大纲时,还另外出版了四本指导教学方法的书籍。
(三)1989年的《学前教育构想》
为迎接90年代和新世纪的到来,针对苏联学前教育的一些主要特点或缺点,苏联在1984年《幼儿园教员和教学标准大纲》的基础上,1989年制定《学前教育构想》。该构想体现以下改革思路:
首先,批判了30年代教育整顿,要求使教育工作人道主义化。
其次要求根据当代世界尤其是苏联心理学家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就,莱改革学前教育体系;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有关科研成果。
第三,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条件,保证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
第四,彻底改变培训教育工作干部的性质及学前教育单位和管理机构的财政条件。
第五,确立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学前机构并存的原则,以发展学前教育。
第六,实现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协调一致。
三、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托儿所—幼儿园;疗养幼儿园;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特殊儿童幼儿园;体弱儿童幼儿园。
四、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与科学研究
苏联幼儿园的教师由幼儿师范学校来培养。苏联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主要是引进西方幼儿教育理论。西方的自由教育理论如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儿童学等曾经在苏俄及苏联广泛流行。
第二阶段是30~40年代反思西方幼儿教育理论,开始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苏维埃幼儿教育理论。
第三阶段是卫国战争结束后规模成系统地研究幼儿教育,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历史类 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苏联的学前教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苏联的学前教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