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四
第四章婴幼儿期和儿童期心理卫生
医学上习惯将1周岁以内称为婴儿期,而心理学上则将出生到3岁称为婴儿期。出生至产生28天称为新生儿期。
适应外界环境,满足生理基本需求,熟悉和依赖母亲是婴儿的基本心理需求,而吃奶、便溺、睡觉则是婴儿期生活中的三件大事。
提倡母乳喂养的优势?(简答)
答:母乳喂养最为科学,符合营养要求,理由是:
1、母乳喂养经济、卫生、方便,乳汁温度适宜,有利于婴儿吸收;
2、母乳中各种营养丰富,而且各种营养成分构成比例十分合理,最符合婴儿人体生理需要,容易吸收消化,是牛奶、羊奶和其它人工代用品所无法比拟的;
3、新生儿免疫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体内缺乏免疫蛋白,特别是缺乏保护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而母乳正好可起到补充作用;
4、更为重要的是在母乳喂养时,孩子不但吸着奶,而且饱受了母爱温暖的情感,使婴儿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搂抱和爱抚对宝宝身体发育有什么好处?(简答)
1、增加安全感,获得爱的感受;
2、促进生长发育。身体接触不只让孩子感到愉快,也具有促进发育的作用;
3、有助于了解身体状况。
婴儿一般在10~12个月就应及时断奶,这是第一次“生理性断乳期”。过早断乳或过迟断乳,都不利于身心发育和健康。
断奶过急,或和孩子短暂时隔离,采取强迫手段,甚至有的往奶头上涂辣椒面、贴一块大膏药等,这都能引起婴儿的情绪障碍,如哭闹、拒食、夜惊等,影响孩子的峰心健康发育。
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从18个月开始训练为宜。
言语训练越早越好,从初生起父母就要跟孩子说话,1岁之前是语言的准备时期,或语言开始发生的时期;2~3岁是婴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从4个月开始就可教婴儿发音。
论述幼儿的心理生(论述)
一、在游戏中成长。玩具和游戏是孩子长知识,诱发儿童思维和创造力的最好途径。
1、儿童在游戏中,由于扮演的角色的需要,必须积极地、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思考、去记忆,这可促进孩子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锻炼其身体的技能;
2、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而游戏能帮助孩子学习相互协作、向他人学习的精神,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行为,培养儿童的自觉性和道德品质,锻炼幼儿的意志和性格。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1、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成为子女的表率,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2、大人也要做好榜样来影响孩子,如吃饭时不看电视。对孩子要求要严格,不要哄着孩子吃,也不可打骂、训斥、强迫孩子,让孩子哭哭啼啼地吃。
3、科学进食也很重要,如饭前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否则孩子到吃饭的时候就不饿了。
三、重视对话式教育。
1、探索新事物,好奇好问是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迫切需求,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做父母的应该不厌其烦地、正确地用浅显易懂的道理给予解答。
2、父母要时常给幼儿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向他们灌输正确的处世为人的生活哲理,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净化心灵和鼓励他们将来奋发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四、重视幼儿早期社会化学习。
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家长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引导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与同龄伙伴友好相处,多为他们提供与同龄小朋友结伙、交往的机会,并教会他们待人有礼貌,学会与长辈见面时如何打招呼等等,使他们的交往能力随着心理活动的发展而获得发展。
五、重视幼儿独立的愿望。
幼儿三、四岁左右,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因而常常表现出独立的愿望;他们虽然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干,变得任性,不太听话。这是一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第一反抗期。家长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儿童的独立行动,促进他各种生活技能的发展,如鼓励孩子学习使用双手的行为技能(拿筷子、提篮子等);鼓励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玩具等。
儿童的游戏活动的哪些种类?(简答)
答:儿童的游戏活动的种类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活动性游戏。活动性游戏主要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和灵活反应,增强肌肉力量,为适应日后的体育运动打下基础。
2、知识性游戏。知识性游戏是通过游戏活动,寓教于玩,灌输知识,提高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记忆。
3、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利用儿童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以及好动的特点,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心理性游戏。心理性游戏又称社会角色游戏,是指通过有意识地组织某种情境,让儿童在群体中扮演某种角色并进行角色的变换,从而让儿童认识各种角色的任务和意义的一种活动。心理性游戏有助于心理社会化学习。
学龄期儿童也称小学儿童,指的是从6~7岁至12~13岁年龄段的儿童。这一时期相当于儿童从入学至小学毕业。
简述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简答)
答:为了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合群的性格,即善于与同伴相处,这种性格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素质,也是EQ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组织儿童互相接触是培养合群性格的最佳策略。
2、培养积极进取的性格。现代社会要求人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家庭教育应顺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孩子从小形成积极进取的性格。
3、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其次,还应该给孩子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
4、培养孩子具有开阔的心胸。A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B一个人要善于接纳和容忍他人和自己的不足和失误。
培养儿童的勇气和自信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简答)
1、支持孩子大胆地去做事。A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放手让他去做,家长千成不要包办代替。B随着孩子的成长,大人应该养活对他的保护,增加他独立生活的机会,过分的关怀只会造成孩子的软弱。
2、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父母和老师应尽量给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当他们话说的不好、意见表达的不正确时,不能责怪,更不能取笑他们,应该指导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意见为什么不对。
3、多赞美、多鼓励,别让批评、挑剔挂嘴边。我们必须留意评价孩子的方式和语气,尽量不要恶狠狠地骂孩子,更不要经常把一些挑剔的、批评的话挂在嘴边。
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1、特殊功能发育障碍,如言语功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性特殊功能发育障碍等;
2、广泛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等;
3、儿童多动症;
4、品行障碍,如偷窃癖等;
5、情绪障碍,如儿童焦虑症、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恐怖性障碍、社交敏感性障碍、儿童强迫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等;
6、抽动障碍,如短暂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等;
7、儿童少年期其它行为障碍,如排泄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口吃等。
说谎,可以描述为明知是虚假的东西,但出于欺骗他人以获取好处的目的而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叙述。
儿童说谎的具体表现有:(选择)
1、对事实的歪曲;
2、夸大事实;
3、嫁祸于人。
纠正儿童说谎的具体措施有:(简答)
1、增强自我认识。当孩子为否认革事而说谎时,大人要帮助他复述事件的整个过程,并认请他自己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当孩子叙述当时的情形时,要帮助他重新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哪些地方夸大或歪曲了事实。
2、灌输正确的的道德观。父母不能低估孩子撒谎的严重性,特别是孩子最初在一些小事上说谎时,父母千万不要一笑了之,否则实际上就等于鼓励了孩子的撒谎行为。要教育孩子,任何形式的不诚实都是不道德的,于己于人都是有害的,而且要言传身教,注意潜移默化的作用。
3、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对孩子说谎不要采取严厉的手段予以惩戒,只能是在撒谎造成严重后果时,才可以给予一些暂时的、温和的惩罚,以强调这一事件的严重性。
吮指头、咬指甲、舔嘴唇等一类口腔活动是儿童早期的习惯动作,吮吸指头者多曾遭受哺乳的挫折,如断奶过早或过急等;咬指甲者可能有无法表露的情绪问题,或因身处紧张环境需咬指甲以解除心里紧张;舔嘴唇本为唇干舌燥的反应。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在白天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原因约占10%,大部分系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功能性遗尿。
对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尿,解决的原则有:(简答)
1、心理疗法。首先父母应以温和、亲切、耐心的态度对待患儿,帮助儿童树立克服遗尿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惧、自卑及不安情绪,利用阳性强化法,即不尿床时给予表扬、奖励,绝不可耻笑、嫌弃、责骂或体罚孩子。
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进行功能训练。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兴奋、疲劳,必要时白天安排1~2小时睡眠;控制睡前饮水。排尿功能训练方法很多,如憋尿训练、定时唤醒及床垫警铃法等,可根据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声音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阻滞而不流利。
口吃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大类:
1、发育性口吃。一般来说,儿童在2~4岁学话时,这是言语发育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发育性的口吃会逐渐消失。
2、病理性口吃。4岁以的。病理性口吃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口吃现象。
病理性口吃产生的原因有:(简答)
1、口吃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受到强烈的惊吓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恐惧、焦虑、愤怒等紧张情绪的结果;
2、家长常常对孩子期望过高,态度过于严肃,很少和孩子进行温暖的情感交流等,也是造成儿童口吃的因素。
口吃的治疗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简答)
1、首先要消除患儿对口吃感到自卑、讲话时心理紧张的情绪,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2、正确对待口吃儿童,不要强行纠正口吃,避免惩罚或歧视,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使口吃更为严重;
3、及时采取口吃矫正训练的治疗方法,鼓励患儿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环境中纠正口吃;
4、口吃严重者可服用小剂量氟派啶醇或抗焦虑药治疗。
睡眠障碍(选择)
1、入睡困难
2、夜惊是指睡眠时产生的惊恐反应。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醒,不能正确辨认周围的人或物,常把亲人当作梦中人。发作后仍能平静入睡。儿童清醒后不能讯发作时的情境,或只能片断记起惊恐的表现。
3、梦魇也是一种发生于睡眠时的惊恐反应,它是指极度焦虑、恐怖,压得透不过气或得不到帮助的一种令人惊恐的梦。醒后能叙述梦中经历的事,往往难以入睡。
4、睡行症也称梦游,梦游症大多在入睡后1~3小时内发生,发作时儿童睁眼凝视,坐起,然后下床行走,一般不会碰倒或摔伤,有时还能做较复杂的事,如扫地、倒水等。患者意识水平低下能对答,无言语反应。行走几分钟至几小时后又回到床上入睡,如果醒来时发现自己在黑暗中便哭喊起来。事后不能回忆自己的行为,严格地讲梦游属意识内容障碍。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有些国家称之为注意缺陷障碍。它是指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其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本文标签:山东自考 医学类 山东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