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相伴自考路
那是1993年的夏季,十八岁的我技校毕业刚刚参加工作。楼下邻居姐妹俩参加自学考试助学班,上课下课没有伴。她们的母亲不放心,找到我家,问询我是否愿意参加,考过了就可以拿个大学专科的文凭,同时也给姐妹俩做个伴。
母亲同意了,于是我成为一名文秘专业的自考生。利用休息日以及晚上的时间,辅导老师将课本内容从头讲到尾,划出重点,并介绍以前考试的题型。那时,一堂课讲两三个小时,下午一点多做公交车去,晚上近十点做公交车回家,晚饭自己就从上课的中学附近买些吃的。
作为文科专业,大量的内容需要记忆。利用平日的时间,我拿出课本边看边记,在草稿纸上抄抄写写,加深记忆。记得一次要考3门课,用过A4纸大小的草稿纸能积攒二十多厘米厚。两年多的时光,我专科毕业。楼下的姐妹也在我毕业半年后,全部课程合格。
是否再学一个自学考试的本科学历?我觉得应该趁自己年轻,多学一些东西,于是又报名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本科的内容涉及面广泛,不仅有语言学、文学史,还有一门中国通史的课程。当时买不到这门课的教材,幸亏父亲十几年前买了一本,是老版本,纸张都已经发黄。我找到后,如痴如醉的学习。记得在单位看书时,同事看到这本书后,翻看了一番,一脸善意的笑容:“什么年头的书了,还学得一包子劲。”
由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书中好多字第一次接触,查字典标注读音与释义,再加上辅助记忆的三角形、圆形符号,划出重点语句的横线,每一页都感到内容盈盈满满的。
自学考试的考题有一定的难度,有的是你正常掌握之外,从一些小的、细微的地方出题。对于中国通史这门课,所有王朝的建立、灭亡时间,我专门拿出时间记忆,从那些枯燥的数字中寻找规律。例如,同样是221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公元后221年刘备称帝蜀汉建立,这种记忆方法是在反复学习中摸索出的。
考试时发现有些考试内容在自己使用的老版本书中没有,但我凭借自己的扎实努力,还是一次通过了考试。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使用了四本书,这四本书拿到手中真是有厚如砖头的感觉。里面涉及的人物众多,作品的介绍、取得的思想与文学成就要烂熟于心。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背过然后默写。
当时,我还是一名倒班工人,每天下班回家,只要有时间便趴在写字台上学习,靠近胸膛的桌棱硬是被胳膊磨掉了油漆,漏出黄色木头的本色。每天我在台历上,记录学习课程的章节,以此激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的英语不好,根本没有什么基础。邻居家有孩子上初中,我通过借书以及从书店购买英语课本,从初中英语到高中英语,整个复习了一遍。
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700多页的课本被我翻得从书脊处裂开。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我一共学习了八年。
回顾自己参加自学考试的历程,不仅是获得一个文凭、一些专业知识,还有一个改变的心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从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着古人雄霸天下、建功立业的胸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探讨文学思潮,感受着文学反映着时代的脉动。
当初学习《写作》这门课时,感觉如同在读小说,原来写好文章果真有方法。本科毕业后,我也开始拿起笔开始写作。第一篇作品反映从农村搬入城市,感受到不同的《门》。住在农村时家家户户的门是敞开的,而住在居民楼中住户的门是关闭的,从这个角度畅谈了自己的感触。这篇文章刊登在单位的厂报上。
当我看到文稿发表时,真是欢呼雀跃,周围人的眼神仿佛都对我刮目相看,也正是这篇稿件开启了我的写作之路。此后更多的文学稿件、新闻稿在厂报刊发。车间工会主席负责宣传工作,见到我总是催促着:“有空多写稿子。”
改变命运的齿轮也从这里开始启动。2009年,我调入厂宣传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当时宣传科长对我说:“选你来,因为你写得稿子最多、发表的最多。”他还翻阅了我的档案,讲道:“没有想到一个本科你读了8年,若是常人早放弃了。”
从事宣传工作,上报舆情分析材料、撰写新闻稿件、总结工作亮点、编撰厂报……能够承担这些工作,都是自学考试打下的基础。
2014年,我的人生又发生了改变,成为上级单位报社的成员,这份报纸是全国连续性出版物,具有正式的刊号。我也从记者一步步成长为编辑。2022年评定高级职称时,我的自考本科学历成为重要的支撑。
2006年我自学考试本科毕业后,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从一名一线操作员工,成为具有高级职称的一名媒体人。灯下自学考试学习的难忘岁月,到各区县学校参加考试的时刻,走入大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时的忐忑瞬间,这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十年自学考试,成为我永不磨灭的人生印记,也成为改变人生一个基石。
作者姓名:李建强
报考专业:文秘专业,1993年报考,1995年6月毕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98年报考,2006年6月毕业。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dzk.sd.cn)
《山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